目前,低空經濟越來越火熱,30多個省市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不僅成立規模不等的產業投資基金出錢、出地、出政策以爭做“天空之城”,更下場直接購買飛機以拉動當地的航空產業。
面對大股東濫用股東權利,通過控制公司長期不分紅、不當剝奪中小股東經營管理權及監督權等手段,肆意侵害公司和中小股東權益,受壓迫的中小股東該如何根據《新公司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絕地反擊,行使股權回購請求權,順利實現退出公司目的呢?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近年呈現出井噴式發展狀態,實踐中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司法認定存在諸多疑難問題。
近期,因某知名自媒體捏造事實侵犯某知名上市公司名譽權,給公司商譽造成嚴重損害。為維護合法權益,及時消除不良社會影響,某上市公司委托中豪合伙人趙明舉、張曉卿代理提起訴訟,訴請刪除侵權文章、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1000萬元。
2024年8月19日,“兩高”《關于辦理洗錢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發布,自2024年8月20日起施行。
《新公司法》第五十二條規定,股東未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出資日期繳納出資,公司依照前條第一款規定發出書面催繳書催繳出資的,可以載明繳納出資的寬限期;寬限期自公司發出催繳書之日起,不得少于六十日。
《新公司法》就股東股權外部轉讓刪除了“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的前置程序,進一步強化了其他股東優先購買權的具體保障措施,暢通了股權外部轉讓通道,提高了股權外部轉讓效率。筆者通過對《新公司法》股權轉讓條款的解讀,就實務中股權外部轉讓注意事項進行總結提煉,以期為股東外部股權轉讓提供借鑒參考。
在數字化的時代大潮背景下,數據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其價值日益凸顯。隨著國家層面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數據資本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旨在充分釋放數據的內在潛能,促進數字經濟的繁榮。本文將系統梳理數據資本化的政策背景、發展歷程,剖析數據資產化與資本化的邏輯關系,以及數據入表的具體步驟和要求。
委托作品,是受托人與委托人訂立合同,根據委托人的要求為其創作的作品。常見的通過委托創作的作品有品牌LOGO、產品外觀、定制歌曲、攝影寫真等。委托作品作為著作權體系中的“特殊作品”,其特性卻容易被忽略,如果未作妥善安排,投入資金的委托人不僅可能無法實現委托目的,還會深陷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