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為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以下簡稱eVTOL)等新型航空器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本文從空域管理、適航審定、知識產權及數據合規四個方面,簡要分析低空經濟企業需重點關注的合規問題及潛在風險。
1 空域使用
我國的空域資源歸國家所有,低空空域的使用受到嚴格管控。如前文所述,盡管近年來低空空域管理有所放寬,但大多數區域仍需經過審批才能進行飛行操作,特別是在城市、軍事禁區和特定管制空域周邊。低空經濟活動通常涉及頻繁的空域使用,如果未經批準或超出許可范圍飛行,可能觸犯空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
(一)空域管理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以下簡稱《飛行基本規則》)的規定,我國的空域管理由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負責,飛行管制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組織實施。但一般認為,原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僅系國務院議事協調機構。① 2021年,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央空管委)正式亮相,并從議事協調機構正式調整為中央機構,成為我國空域管理的最高級別專門機構,強化了跨部門資源調度能力,被認為是空域管理體制改革進程加快的標志之一。 ②
在中央空管委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以下簡稱空軍)和中國民用航空局(以下簡稱CAAC)是空域管理的具體執行主體??哲娯撠熑珖w行管制的組織實施,根據《飛行基本規則》,我國所有空域均由空軍直接管理,軍用飛行由其指揮,民用飛行則由民航部門在空軍監督下實施。空軍在空域劃設、審批和動態調整中均占據主導地位,尤其在涉及國防安全的區域(如空中禁區、限制區)擁有絕對話語權。CAAC是我國民用空域和飛行安全管理的監管機構,CAAC出臺了一系列包括飛行許可、飛行區域等方面的空域具體使用規定,確保我國空域內飛行器飛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③ 例如,CAAC下設的中國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是民航系統空域使用的核心管理機構,負責為民航飛行提供通信、導航、氣象等服務,并執行空管政策,職責包括制定民航空管標準、協調空域使用申請,以及監控民航飛行態勢等,但其權限仍受限于空軍主導的審批流程,需與空軍密切協調。除空軍和CAAC外,我國公安部門目前在飛行器公共安全和治安管理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通過與CAAC的合作,各地方的公安部門參與制定無人機飛行禁區管理的相關規定,明確規定各類禁飛區域的范圍和無人機飛行的限制條件,并對違反相關規定進行飛行活動的人員進行處罰。
(二)空域管理法律法規
我國空域管理法律體系以國家安全為核心,兼顧軍民需求,對空域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和使用審批規定,如《飛行基本規則》明確飛行管制由空軍統一組織實施,確立軍方主導的管理框架,并規定了飛行高度、審批程序和沖突協調機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規定民用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內飛行必須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單位許可,強調民航活動需服從軍方管制。《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規范通用航空的飛行活動,明確要求飛行計劃需提前報批,并在指定空域內接受管制。
再以無人機為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是我國目前規范無人機飛行安全、空域使用和操作標準而出臺的最重要的法規之一。在空域使用上,《暫行條例》對禁飛區、限制區和普通空域進行了詳細劃分,并明確了報備與審批的飛行要求?!稌盒袟l例》第十九條規定:“國家根據需要劃設無人駕駛航空器管制空域(以下簡稱管制空域)。真高120米以上空域,空中禁區、空中限制區以及周邊空域,軍用航空超低空飛行空域,以及下列區域上方的空域應當劃設為管制空域……管制空域的具體范圍由各級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按照國家空中交通管理領導機構的規定確定,由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布,民用航空管理部門和承擔相應職責的單位發布航行情報。未經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批準,不得在管制空域內實施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活動。”《暫行條例》還對無人機按功能和用途進行分類管理,確保飛行信息的可追溯性,設立了飛行安全管理、事故應急處理和責任追溯的機制,在保障空域秩序的基礎上支持無人機的安全應用。
除《暫行條例》外,CAAC出臺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空中交通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出臺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規則》亦在規范無人機的飛行操作、空域管理、適航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積極參與空域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地方在低空經濟發展中的主動角色,如《深圳低空經濟條例》作為全國首部低空經濟地方性法規,其第六條明確規定:“市人民政府與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民用航空管理部門建立低空飛行協同管理機制,協調解決本市低空飛行領域的空域劃設、飛行活動監管等重大問題,建設低空飛行服務平臺,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這一規定首創“低空飛行協同管理機制”,推動地方政府與空管及民航部門的深度協作,探索了空域劃設的地方自主管理模式。類似的,《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提出推動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在廣州分類劃設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適飛空域和管制空域,明確爭取建立低空空域分類管理和動態調整機制,以實現低空空域資源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上述深圳和廣州的地方性法規通過創新協同管理和分類動態調整機制,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動了地方與中央在空域管理上的協作,為低空經濟的高效、有序發展樹立了標桿。
綜上可見,低空經濟涉及較為復雜的國家和地方層面空域使用規定,且處于動態的變化過程中。低空經濟企業需針對不同飛行器的相關要求對空域使用進行審慎規劃,確保合法運營。此外,跨區域空域申請和審批流程可能涉及CAAC和軍方等不同部門,手續較多且時間較長,低空經濟企業有必要熟悉各地空域管理的政策差異,并與監管部門保持溝通,確保飛行活動合法合規。
2 適航審定
隨著低空經濟的迅速崛起,無人機、eVTOL等新型民用航空器的應用場景日益廣泛,低空飛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到公共安全與產業發展。在我國民用航空管理體系下,適航審定是確保航空器設計、生產和運營符合安全標準的核心機制,涵蓋型號合格審定(Type Certification,以下簡稱TC)、生產許可審定(Production Certification,以下簡稱PC)、適航合格審定(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以下簡稱AC)以及運營合格審定(Operating Certificate,以下簡稱OC)四個關鍵環節。上述環節由CAAC嚴格監管,為我國低空經濟企業提供了進入市場、合法運營的制度保障。
(一)型號合格證
TC是航空器適航認證的首要環節,是CAAC對新設計的航空器、發動機或螺旋槳進行的系統性審查和認證。該審定旨在確保航空器的結構、安全性、操控性、環保性等符合適航標準。TC包括申請、審查、符合性驗證和最終批準四個階段,申請人需通過地面試驗、飛行試驗、系統評估等方式證明該型號符合安全標準。
以民用無人機為例,CAAC頒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適航審定管理程序》1.4一般原則明確規定:“用于載人飛行、進行融合飛行或在人口密集區域上方飛行的中型和大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屬于《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適航審定分級分類和系統安全性分析指南》(AC-21-40)中危害嚴重性Ⅰ級的、或載客19人以上的,按運輸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進行型號合格審定;屬于《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適航審定分級分類和系統安全性分析指南》(AC-21-40)中危害嚴重性Ⅱ-Ⅳ級的,按正常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進行型號合格審定。正常類、運輸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通過取得型號合格證及其更改和補充型號合格證獲得設計批準,通過取得生產許可證獲得生產批準,通過取得無人駕駛航空器標準適航證獲得適航批準。”
通過TC認證的航空器型號即可獲得型號合格證,作為設計批準的基礎。低空經濟企業在研發階段必須從設計源頭嚴格遵循TC要求,投入充足資源進行試驗驗證。因為若無法從CAAC取得該航空器的TC,航空器將無法進入后續生產環節,低空經濟企業前期的大量研發投入很可能付諸東流。
(二)生產合格證
PC審定是在TC完成后,由CAAC對航空器制造商的生產能力、質量管理體系和一致性控制進行的審核。即使某一型號航空器已通過TC認證,只有具備穩定、合規的生產能力,制造商才能獲得CAAC頒發的PC,正式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PC審定的核心在于質量體系管理和生產一致性,即確保每架航空器的制造標準與獲得TC認證的型號完全一致。低空經濟企業在申請PC認證時,需要建立嚴格的生產質量控制體系、供應鏈管理體系,并確保所有零部件、組裝和測試均符合適航要求。未經PC認證的低空經濟企業不得批量生產航空器,否則將面臨CAAC的處罰,并可能危及飛行安全。 ④
(三)適航合格證
AC審定是CAAC對每一架生產完成的航空器進行個別審查,以確保該航空器符合TC和PC的標準,并具備安全飛行能力。AC審定通常包括適航檢查、飛行測試、系統驗證和文件審核等程序,通過后,CAAC將為該航空器頒發AC,允許其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對于低空經濟企業而言,AC是航空器真正進入市場的最后一道門檻。低空經濟企業在申請AC認證時,應確保每架航空器的制造、裝配、測試數據均符合適航標準,并提供完整的質量控制文件,以順利通過審定。 ⑤
此外,對于像eVTOL這樣的新興產物而言,CAAC目前尚未制定單獨適用于eVTOL的適航審定標準,而是采取一事一議原則,參考現有其他類別航空器的適航標準為每個eVTOL項目單獨制定專用條件。2024年4月7日,CAAC向億航智能頒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是全球范圍內eVTOL行業獲得的首張PC。 ⑥
(四)運營合格證
OC是航空運營人在運營特定航空器前必須取得的資質證明。例如,根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規則(CCAR-92部)》的規定,任何涉及載人飛行的無人機必須取得OC,以驗證運營方在飛行操作、人員培訓、應急預案等方面符合CAAC的相關標準。
低空經濟活動涉及大量飛行活動,無人機、eVTOL等低空航空器在執行任務時如發生墜落事故,將對地面人員和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英國Vertical公司生產的VX4型號eVTOL和美國Joby Aviation的eVTOL在原型機測試階段就曾發生過嚴重墜毀事故。2025年3月26日,我國廣西南寧花花大世界景區內發生了一起eVTOL事故,一架由廣州某公司研發的單人可折疊eVTOL在起飛過程中突然側翻,幸運的是,eVTOL內的乘客并未受到嚴重傷害。這些案例充分暴露出當前全球范圍內新型的航空器產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一旦發生安全事故,低空經濟企業將可能面臨高額賠償責任和法律糾紛。除按CAAC的規定取得OC外,低空經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日常維護和檢查制度,確保航空器始終處于良好的適航狀態,且飛行操控人員經過嚴格專業培訓,具備相應資質和應急處理能力,能夠在突發情況下及時采取正確措施,并可購買涵蓋意外事故賠償責任的保險產品,為任何潛在的安全事故提供經濟保障。
3 知識產權
(一)低空經濟企業自身知識產權保護
低空經濟涉及大量無人機、eVTOL等航空器的知識產權。據報道,我國低空經濟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由2014年的852件已增長至2023年的14134件,且自2021年開始持續保持每年超萬件發明專利的申請公開。 ⑦ 航空器的知識產權成果如得不到有效保護,極易被競爭對手復制或盜用,低空經濟企業應當高度重視研發成果的保護,及時申請專利、注冊商標、著作權登記以及落實其他形式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建立健全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對研發數據、設計圖紙、技術方案等核心資料實行嚴格保密,與供應商、合作伙伴及員工簽訂詳細的保密協議,明確知識產權歸屬和保密責任。
此外,在外部技術應用和市場擴展過程中,低空經濟企業也須謹慎對待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在采購設備、引進外部技術或與第三方進行技術合作時,應進行充分的專利檢索和盡職調查,確保所使用技術的合法合規性,避免使用未經授權的專利或商業機密。一旦發現潛在侵權風險,應及時與相關權利人溝通,或通過技術改進和法律途徑予以規避。
鑒于知識產權的保護具有地域性,我國低空經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也可能面臨知識產權糾紛,如出口海外市場的低空飛行器未在當地進行有效的專利注冊和品牌保護,容易在海外市場遭遇知識產權訴訟,增加企業的法律風險和運營成本。因此,建議低空經濟企業及時在境外市場申請專利、進行商標注冊、強化技術保密措施,以有效防范境外的知識產權風險。
(二)投資低空經濟企業應當關注的知識產權風險
與上述低空經濟企業自身知識產權的保護相對應,投資人在評估擬投資的低空經濟企業時,也需系統性調查企業知識產權相關問題,確保技術優勢和法律合規性,降低投資風險。
首先,投資人或其委托的中介機構應核查被投企業的核心知識產權授權情況,包括專利、商標、軟件著作權等的保護期限、地域和范圍。例如,專利是否已在國內外主要市場獲批,保護期限是否足以支撐產品生命周期。對于仍處申請階段的知識產權,需評估申請進度、駁回風險及授權前景。若核心專利未獲授權或保護范圍狹窄,可能削弱該低空經濟企業的競爭力,甚至導致技術壁壘不足,影響投資回報。此外,需確認知識產權的權屬和取得方式,對于自行申請的知識產權,投資人應核查是否存在其他共有權人及相關權利行使約定,以防權屬爭議。受讓取得的知識產權需審查轉讓協議的合法性,是否存在原權利人主張撤銷的潛在糾紛。對于許可使用的知識產權,需評估許可協議的獨占性、期限及終止對業務的影響,若許可終止導致該企業的某項關鍵技術無法使用,可能中斷企業核心業務。
技術團隊的管理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另一重點。投資人應確認企業是否與技術團隊明確約定職務發明歸屬。此外,需核查技術團隊是否簽署競業限制和保密協議,條款是否合理,執行是否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競業限制或保密措施可能導致核心技術泄露,尤其在技術人員跳槽至競爭對手時,威脅企業技術優勢。投資人還需評估知識產權開發與應用是否高度依賴特定團隊成員,若關鍵人員流失,可能導致技術開發停滯,增加運營風險。
總之,低空經濟企業的知識產權是其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的核心壁壘。投資人需全面評估授權狀態、權屬清晰度、存續管理、團隊穩定性及保護制度,確保技術獨占性和合規性。權屬糾紛、專利失效、技術泄露及團隊流失等風險可能削弱低空經濟企業的競爭力并影響投資回報。
4 數據合規
低空經濟涉及大量新型數據類型和應用場景,筆者僅從測繪與個人隱私信息收集兩方面對低空經濟企業采集數據的風險進行簡單舉例分析。
(一)測繪數據
無人機當前已在測繪工作中被廣泛應用。例如,大疆對某型無人機的功能宣傳即包括“讓外業數據采集效率大幅提升,實景模型直接展示地塊及附著物,讓地籍測量與管理更加便捷”,以及“實時生成二維正射影像,工作人員可快速對比核查,對土地利用進行動態監測,”和“快速進行大范圍二維、三維建模,降低外業成本,數據自動化處理,縮短作業周期。” ⑧
無人機在開展測繪過程中可能會獲取重要的地理和環境敏感信息,如關鍵基礎設施、軍事設施和城市布局等,低空經濟企業需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關于測繪和數據分級等相關規定。例如,如果測繪數據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下的“重要數據”或“核心數據”,則數據處理者需要履行一系列安全義務。舉例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第二十七條規定:“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組織開展數據安全教育培訓,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數據安全。利用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開展數據處理活動,應當在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基礎上,履行上述數據安全保護義務。重要數據的處理者應當明確數據安全負責人和管理機構,落實數據安全保護責任。”第三十條規定:“重要數據的處理者應當按照規定對其數據處理活動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送風險評估報告。風險評估報告應當包括處理的重要數據的種類、數量,開展數據處理活動的情況,面臨的數據安全風險及其應對措施等。”第三十一條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重要數據的出境安全管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規定;其他數據處理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重要數據的出境安全管理辦法,由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此外,我國關于測繪行為也存在諸多專門規定。例如,《測繪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定》及其附件目錄將測繪地理信息分為絕密級、機密級和秘密級三個不同等級,對不同等級的測繪信息應當履行不同的保密規定。如果測試方擬對外提供測繪信息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對外提供屬于國家秘密的測繪成果,應當按照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規定的審批程序,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前,應當征求軍隊有關部門的意見。”
(二)個人隱私信息
如通過無人機采集涉及個人的圖像、視頻及其他數據,可能涉及到公民個人的身份信息、行為軌跡等敏感信息。若未按照法律規定獲得用戶同意,容易構成對個人隱私的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敏感個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導致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危害的個人信息,包括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信息,以及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第二十九條規定:“處理敏感個人信息應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處理敏感個人信息應當取得書面同意的,從其規定。”
根據上述規定,無人機拍攝的圖像或視頻包含的個人面部特征、記錄的個人行動路徑(例如日常出行、社交活動等)均屬于《個人信息保護法》所明確規定的敏感個人信息,未經授權收集個人面部特征和軌跡追蹤直接違反該法的相關禁止性規定。
如果無人機飛入住宅區或私人場所,拍攝個人在家中的活動,還可能受到行政處罰。在杭上公(凱)行罰決字〔2022〕01213號案件中,某無人機用戶于2022年3月至4月期間在某樓頂多次操縱無人機設備對樓內住戶進行拍攝,侵犯他人隱私,后被公安機關查獲并給與行政處罰。 ⑨ 此外,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睹穹ǖ洹返谝磺Я闳龡l規定的侵害隱私權的活動,包括拍攝他人住宅等私密空間、拍攝他人的私密活動。如無人機未經許可進入私人領域采集個人信息,受害人可依據民法典的前述規定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賠償損失。
注 釋
① “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首次亮相,https://news.sina.cn/gn/2021-04-02/detail-ikmyaawa4062785.d.html
②筑牢低空經濟安全屏障,https://www.news.cn/tech/20250408/601e6a4390a747b3976e8e1f6498abf0/c.html
③ 參見《無人機飛行管理條例》,http://www.caac.gov.cn/XXGK/XXGK/TJSJ/
④ 有關TC和PC的詳細規定可參見《民用航空產品和零部件合格審定規定》(CCAR-21-R4)
⑤ 有關AC的詳細規定可參見《民用航空器適航批準審定程序》民航規〔2023)40號
⑥eVTOL適航認證:TC AC PC傻傻分不清?http://www.caacnews.com.cn/1/tbtj_/202404/t20240417_1377456.html
⑦ 參見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
⑧ 無人機如何賦能基礎測繪工作?,https://enterprise.dji.com/cn/surveying/land-surveying
⑨飛向低空世界的法律引擎:民用無人機產業的數據合規,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low-altitude-economy-data-compliance-for-civilian-drone-industry.html
(作者:鄭毅 王鈺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