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一審公開審理了一起外國股東起訴中國股東、董事等的出資糾紛案件。合伙人鄭毅、曹一川、肖東、周鵬、青苗、范珈銘受國內上市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委托,出庭參與訴訟。
該案系國外該領域亞洲頭部大公司與國內知名上市公司之間的合資爭議,案件涉及中外合資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股東權利的邊界、公司章程條款的理解、重大關聯交易的認定等復雜問題的爭論,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討論。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裁定該國際商事案具有重大影響和典型意義,由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沈紅雨擔任審判長,由審判員潘勇鋒、郭載宇、黃西武、高燕竹組成合議庭提級審理,并作為示范庭邀請了諸多媒體、駐華使節、外國法學專家等旁聽。此外,到庭旁聽的還有相關全國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專家、上海市政府部門、香港及上海法院等相關代表。旁聽人員對此次庭審給予高度評價,表示這是一場規范、嚴謹、高效的示范庭審。
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提級進行一審比較罕見,也反映出該糾紛的錯綜復雜,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為推動實質化解跨國糾紛,實現更高維度的定紛止爭的宏觀考量。面對案件涉及的多項法律爭議,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的法官展現出深厚的法學專業能力、敏銳的規則洞察力及嫻熟的庭審駕馭能力,精準歸納了案件焦點,通過條分縷析的證據質證與法理闡釋,展現了我國涉外商事審判的專業高度和國際視野,為同類案件審理樹立了榜樣標桿。
在承接本案后,中豪重大商事爭議業務中心迅速組織6名合伙人為核心的案件團隊,對案涉數十億元的資金流動、上百筆的交易、原被告雙方在國內及國外各自向對方提起的8件關聯仲裁或訴訟案件進行精心研究,通過數百個案例和學術觀點檢索分析,法律適用查明及域外司法制度整理,數次模擬法庭對案件思路的反復雕琢,最終整理和完善了數千頁的證據,百萬字的質證意見、答辯意見、庭審提綱、代理詞以及十幾張案件可視化圖表,向合議庭充分還原了各方十年來的合作糾葛,并從中抽象出本案的爭議焦點。中豪律師優秀的庭審表現,獲得了合議庭及旁聽人員的贊譽。
中豪作為一家國內領先的大型綜合性律師事務所,在重大商事爭議解決業務領域享有業界高度評價。中豪重大商事爭議業務中心的律師,從中豪最優秀的訴訟律師中選拔,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執業經驗,具備較高的庭審技巧,可以為追求高品質服務的客戶提供高標準服務。本次案件的出色代理工作,彰顯了中豪在解決重大商事爭議領域的卓越技術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