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至2024年,某知名省級“企業100強”“私企50強”大型集團在企業經營中先后涉嫌非法采礦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被主管行政機關查處并移送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合伙人張磊律師兩次介入代理,從非法采礦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定義、立法意圖、公司非法采礦及占用農用地的行為背景、開采過程中的突發特定因素、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界限、銜接、區別和必要性等角度論證,積極收集有利證據,與行政機關和公安機關進行多次深入溝通,最終爭取到不予刑事立案和刑事撤案的圓滿成果,先后兩次成功為該集團及相關責任人化解了刑事風險。
2021年至2022年期間,因國家環保政策調整導致該企業礦產開采范圍變更,在新舊礦山開采界限變更的特殊時期,產生了部分有爭議的越界開采行為;2023年,該行為被規劃資源局及相關單位通過遙感衛星發現并根據相關規定查處;2024年,因涉嫌越界開采的礦產資源價值較大,規劃資源局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刑事立案。2022年至2023年期間,該集團在礦產開采過程中因相關部門、礦山開采人員的疏忽等原因,導致采礦區范圍內農用地遭到占用和破壞;2024年,被規劃資源局通過遙感衛星發現并查處,因涉嫌非法占用的農用地數量較大,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刑事立案。
該案件面臨諸多難點:1.行為發生時的原始地礦地貌已經因后期開采或治理發生改變;2.行為發生時的相關人員已經離職或無法聯系;3.行為發生的過程復雜,是否違法犯罪的定性牽涉應急局、規資局、當地政府等多行為交錯且相關工作人員工作已經變動;4.行為牽涉礦產資源的開采、種類,農用地開發、分類等專業領域知識,且涉及行政法與刑法銜接等跨部門法知識點;5.行為發生時有其特殊歷史背景和政策因素,部分法律規定和政策已經發生變化。張磊律師緊急介入后,多次赴礦山和礦區實地調查取證,核實衛星圖、礦區開采圖和實際開采區域圖,反復與專業人員甄別其差異,走訪相關人員了解并還原涉案行為發生的背景、原因、過程,模擬推算案涉礦產資源、農用地開采所需的人力、運力,申請專業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檢索并研判大量非法采礦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的相關案例和政策文件,從越界開采礦產資源、非法占用農用地的背景、原因、緊迫性、合理性、相關部門審批流程過失、外包相關人員操作過失、國家政策的變化與銜接、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的銜接與必要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辯護,最終爭取到公安機關對該集團破壞礦產資源行為不予刑事立案,對非法占用農用地行為刑事撤案的圓滿成果。
同一家集團短期內先后兩次被行政機關查處并被移送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和相關負責人的聲譽和自由,都是巨大的考驗和壓力,面臨企業破產倒閉,相關責任人失去自由的困境。張磊律師憑借出色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成功協助化解了刑事風險,并對企業的后續發展提出了合規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