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9日,由重慶市司法局、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重慶市委員會、重慶市律師協會共同主辦,重慶市渝中區司法局、渝中區律師工作委員會、歐洲華人律師協會承辦的“2025華語律師重慶行暨中歐法商融合交流會”在重慶成功舉行。渝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薛儼、重慶市律協副會長陳友坤、歐洲華人律協會長朱軼凡、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重慶市委員會副會長張海清等為交流會分別致辭。來自中國和歐洲十余個國家的律師代表、企業負責人、政府官員及學者近300人參加會議。中豪國際業務部副主任、合伙人李慕喬受邀參會,并在主題演講環節作為中方代表就“企業跨境投資法律風險管理”主題作精彩分享。
李律師從企業跨境投資的實際痛點出發,系統梳理了投資過程中的關鍵法律風險節點,通過其所服務的中國企業在菲律賓、老撾、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德國、盧森堡等多個典型國家投資案例,深入剖析市場準入限制、股權結構設計、用地政策差異等現實問題。他特別強調,不同法域對外資持股比例、行業準入、土地權屬等存在顯著差異,企業需在投資前依托專業盡調厘清合規邊界,避免觸及法律“紅線”。
針對架構設計與合規籌劃,李律師提出應通過搭建多層次交易結構實現風險隔離、稅務優化與資金流通等目標,并對比了中國香港與新加坡等地作為投資平臺的優勢。他建議企業在中外律師協作下開展架構設計,重點關注交易文件條款、國家安全審查、反壟斷申報、勞動用工等合規要點。
同時,李律師系統介紹了境外投資備案的流程與審核重點,指出企業常遇到的材料不足、證明邏輯不清晰、資金合理性存疑等問題。他建議備案材料輔以第三方專業報告(如盡調報告、評估意見、審計報告等),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同時全面提升項目合規性和投資可控性。
此次演講內容系統務實,緊扣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真實需求與高頻風險,為與會企業及律師提供了具有高度操作性的合規指引和解決方案。
在本次交流會上,多位來自歐洲與中國的資深律師及專家就歐盟人工智能法案、數據合規銜接、中資企業出海合規、外商直接投資國家安全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解決帶來精彩分享。交流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有效提升了重慶在內陸開放中的法治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也為未來中歐法商合作常態化、機制化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