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2025年03月18日第05版
本刊特稿
今年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出,聚焦百姓所急所盼,以“如我在訴”意識辦好民生案,持續增強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獲得感。消費是民生所系,消費者權益保護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2022年以來,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及轄區法院共受理各類涉及消費糾紛案件兩萬余件,涉及食品安全、醫療美容、網絡購物、教育培訓、健身娛樂等多個領域,均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重慶五中院及轄區法院立足新形勢新需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通過統一裁判尺度審理消費糾紛案件、創新舉措融入社會治理、多形式開展法治宣傳等方式,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進一步規范消費市場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從維權無門到撐腰保護:依法審判增強消費者維權“底氣”
平等保護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沙坪商場品類銷售一部資深主管 龔定玲
精準界定消費者“差評”的合理與惡意
全國政協委員、中豪律師集團董事局主席 袁小彬
重慶五中院每年發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我都會看,特別是其中一些新類型案件。比如說,在“打卡式”消費漸成風潮的情況下,不少人消費后喜歡在社交平臺發布針對商家的點評,向網友“種草”或“避雷”,部分商家認為負面評價損害了自身名譽權,由此引發差評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