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推進、RCEP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速發展,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投資與經貿合作越發緊密,企業“走出去”與國際化步伐邁入新階段。為了讓企業對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投資機遇、實務操作、相關風險及應對有更多了解,2025年5月21日,中豪律師事務所聯合重慶市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企業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重慶市委員會在中豪共同舉辦“東盟投資機遇及合規風險應對交流會—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篇”,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律師、財稅、金融專家等圍繞相關主題展開深度研討和交流。

致辭與主題演講環節由中豪國際業務部主任文奕擔任主持人。

重慶市貿促會副會長張海清作了精彩致辭。他指出,重慶作為陸海新通道的主要發起者、推動者和重要建設者,正積極構建國際合作新平臺。2024年,作為首個獲國務院批復的多雙邊工商合作機制,陸海新通道國際工商會聯盟在重慶正式成立,該聯盟秘書處設在重慶市貿促會,已聯合沿線18個國家19家工商會,重點推動與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經貿合作。聯盟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深化“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和“中馬兩國雙園”等重點項目合作,為陸海新通道沿線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主題演講環節,新加坡 CHP LAW LLC律師事務所董事Mannar Rajkumar先生作了“東盟投資:新加坡的角色與法律考量”主題分享,強調了新加坡作為中國與東盟投資橋梁的核心優勢,指出新加坡憑借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高效稅制、法治環境及反腐敗機制,成為企業區域總部和“一帶一路”樞紐。Rajkumar先生系統性地分析了投資東盟需注意的法律實際挑戰,包括嚴格的合規要求、較高的雇傭成本以及文化差異等,為與會企業通過新加坡架構拓展東盟業務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馬來西亞 Mohamed Ridza & Co 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Mohamed Ridza先生在“馬來西亞投資機遇及合規風險管理”的主題演講中,詳細介紹了馬來西亞的主要優勢。馬來西亞擁有連接東西方的戰略地理位置和成熟完善的產業配套,其自由開放的投資政策和優質的人力資源更使其成為企業布局東盟的理想選擇。Ridza先生重點分析了具有發展潛力的優勢投資領域,如醫療設備、清真、伊斯蘭金融領域等,并就中國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的法律風險防范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

中豪管委會副主席、香港辦公室主任楊青結合處理的諸多新加坡、馬來西亞投資案例,從盡職調查、交易架構設計及交易文件三個方面,分享了兩國投資的法律實務經驗。楊律師以博賽礦業馬來西亞投資175億元循環經濟項目為例,剖析了完備的盡職調查在識別和規避重大法律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針對境外投資交易架構設計,楊律師提出“三明治架構”模型,對搭建新加坡控股公司架構層的重要性及實務操作進行了詳細介紹,并就境外投資交易文件實務要點和核心條款作了詳細解析。

圓桌沙龍環節,由中豪合伙人李慕喬律師擔任主持人。

新加坡Raj律師分享了新加坡成為企業投資優選地背后的資金安全、經濟等因素考量,并從資產管理、稅收支持政策等方面,分析了諸多企業將財資中心設立在新加坡的深層邏輯。

馬來西亞Ridza律師強調,馬來西亞具有融合普通法系與伊斯蘭法系的獨特法律體系,建議中國企業可根據實際需求,在國際金融體系與伊斯蘭金融體系兩條路徑中作出選擇,以優化資金配置并降低合規風險。

大華銀行重慶分行行長黃瑩女士介紹了大華銀行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解決方案。針對企業在東盟的跨境資金管理需求,銀行可通過構建多幣種跨境資金池,顯著提升企業集團資金周轉效率,實現全球資金的高效調配。

德勤稅務及商務咨詢總監王碩先生指出,許多中資企業對東盟各國差異化的稅收體系存在認知偏差,特別是對區域性稅收協定的理解不足,這往往導致企業面臨雙重征稅或稅務合規風險。企業應當充分研究中國與東盟各國簽訂的雙邊稅收協定,善用稅收抵免等優惠政策,構建最優稅務架構。

市外經協會秘書長馬家彬分享了協會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具體舉措。針對東南亞市場政策差異大的特點,馬秘書長特別提醒企業需要做好國別政策研究、合規風險防控等基礎工作。

自由交流環節,與會企業嘉賓展開了熱烈討論,就行業適配性、本地化運營等關鍵議題,與對話嘉賓進行了互動交流,與會企業對不同行業在東盟市場的發展潛力與挑戰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本次交流會為中國企業布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市場提供了全方位的專業支持,為企業赴馬來西亞、新加坡投資或通過新加坡架構到東盟其他國家布局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未來,中豪將進一步深化與東盟法律界的深度合作,后續將組織東盟國別投資的系列交流會,為中國企業搭建與東盟國家律師、財稅、金融等領域專家的溝通平臺,助力企業出海之路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