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8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屆特約監督員聘任活動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孔玲、全國政協副秘書長鄒加怡出席活動并講話。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鄧修明主持會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亮、陶凱元等共同為特約監督員頒發聘書。全國政協委員、中豪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席袁小彬受聘為特約監督員。
據悉,最高法聘請了149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擔任本屆特約監督員,覆蓋全國各省(區、市),涵蓋法律、教育、醫衛、科研、經濟等領域。特約監督員將結合群眾司法需求和普遍關注問題,圍繞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司法改革、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積極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
張軍院長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人民法院一要增強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以開展監督為平臺,更加重視、更為積極、更富成效地多邀請特約監督員參與法院工作,推動監督員工作與本部門工作深度融合;二要為特約監督員監督履職創造良好環境,加強與特約監督員的全方位對接、全過程溝通,注重提辦結合、及時反饋,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推動監督履職成果轉化為審判工作現代化的成效。
圍繞如何開展好監督履職工作,張軍向特約監督員提出3點希望——
當好“督查員”,發揮好監督作用。提出監督批評意見,就是對人民法院工作最大的支持。希望特約監督員樹立發現問題就是能力、指出問題更顯擔當的監督履職理念,立足本職、積極監督。不僅加強對司法審判業務、案件審判執行的監督,也專于、善于指出人民法院在司法政務、隊伍建設、司法改革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足。
當好“協理員”,發揮好智庫作用。履職的過程既是有力監督,也是協商、協助。希望特約監督員開好“直通車”,當好“千里眼”“順風耳”,及時向人民法院通報相關情況、反映相關問題。深入法院開展調研指導,深度參與重大事項論證、重大案件公開聽證等工作,積極為加快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出謀劃策、貢獻智慧。
當好“宣傳員”,發揮好引領作用。審判工作現代化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和協同發力。希望特約監督員充分發揮聯系廣泛、代表性強、影響力大等優勢,傳遞法治聲音,講好審判故事,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本質特征、顯著優勢的闡釋,加強對能動司法理念和生動實踐的宣傳,共同營造堅持公正司法、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濃厚氛圍。
會上,來自法律、教育、科研、企業領域的四位代表分別結合履職經歷和切身感受,表達了對履行好特約監督員職責的信心和決心。袁小彬作為法律界代表作了以下發言:

尊敬的張軍院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上午好!
二是踐行群眾路線,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每年安排一定的時間主動調研和基層走訪,收集司法審判相關最基層的社情民意,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及時向法院報告第一手的基層信息,傳遞人民群眾的真實呼聲,助推法院建設科學的、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與此同時,作為一名律師,將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認真聆聽來自律師隊伍及訴訟當事人的真實聲音,及時、客觀反映,深入研究、思考,圍繞推進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工作主線,積極獻計獻策,助力人民法院解決司法審判、司法改革、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挑戰與難題,促進法院不斷推進審判理念現代化。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