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17日,由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東盟法治論壇在重慶傳媒中心線上線下同步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法治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共設主旨演講和5個研討專題,來自中國和東盟各國共計126名法律法學界人士受邀參與本次論壇,并就議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刻的分享與討論。董事局主席袁小彬在主論壇演講環節發表了《律師在中國-東盟企業投資與經貿合作中的機遇與作用》中的以下演講內容。

新冠疫情發生3年來,中國-東盟貿易逆勢增長,目前彼此已成為最大貿易伙伴,雙向貿易額創新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深入實施將為中國與東盟企業在投資、貿易與國際物流、低碳與新能源、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知識產權等領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重慶市律師協會成立了國際業務、海事海商、中新與自貿試驗區3個涉外專業委員會,以及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中心、陸海貿易新通道法律服務中心,較早建立了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庫,出臺了吸引外資律所及海歸律師到重慶發展的諸多舉措。并且,兩年前經司法部特批,重慶律所可以直接聘請東盟等國的外籍律師在重慶執業,重慶律師有能力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支持。去年,市律協出版了《涉外法律實務指引》一書,旨在為企業更好更順地走出去提供切實有用的指引等幫助。
在中國-東盟相互投資與經貿合作中,律師可發揮專業人士特有的作用。國內律師能夠統籌審計、公關、人力等服務機構,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還能協助企業嫁接境外項目資源,起到法域沖突橋梁作用,參與投資與貿易規則制訂等。
重慶律師愿作為企業的好伙伴,為企業揚帆遠航保駕護航,以為實現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使中國-東盟關系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的期許發揮積極作用。
本次論壇作為重要的年度國際論壇,是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法學院校間教育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中國與東盟法律法學界分享經驗、交流互鑒的人文交流平臺。依托該論壇,中國與東盟法律法學界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共同促進區域規則建設,為地區和平穩定繁榮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注入更多“法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