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9日,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裘曉音院長帶領該院領導班子一行參觀了合縱、國浩等4家律所,最后蒞臨中豪,與市律協一起在中豪會議室舉行“云庭審”座談交流會。

座談會上,曹柯副院長通報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云庭審”的相關工作情況。他首先介紹了在線庭審的工作成效:一是積極推廣應用在線庭審,加強工作指導;二是突出在線庭審硬件建設,提供技術保障;三是完善工作運行機制,確保規范有序。其次,曹柯副院長總結了在線庭審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一是訴訟參與人對在線庭審的認知度和可接受程度不高;二是訴訟參與人規則意識弱化,不遵守紀律情況頻發;三是訴訟參與人在線舉證、質證不規范。最后,他分享了對在線庭審工作的展望:一是提升在線庭審的用戶體驗,加強技術指導;二是增強規則意識,嚴明在線庭審紀律;三是完善在線舉證規則,進一步規范舉證、質證。
隨后,參會人員就“云庭審”工作進行互動交流與討論。市律協秘書長彭建軍表示,信息化時代已然到來,人工智能終將走進我們的生活,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全市律師行業與其擔憂,不如擔當,要積極參與“云庭審”工作,做智慧法院系統的推動者;積極宣傳智慧法院帶來的便利,做智慧法院的宣傳者;積極反饋智慧法院應用中的問題,做系統完善的推進者。江北區司法局局長馬思健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線上庭審需通過衣著、環境和技術等方面保證其莊嚴性和儀式感,在環境建設方面要規范化,以增強當事人對“云庭審”的認可度;二是法院可通過司法行政機關的公共法律服務,提高“云庭審”的知曉度和推廣度;三是“云庭審”因其技術特性,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建設。合縱律所主任魯磊指出,“云庭審”提高了審判的質量和效率,加強了律師與法院在庭審中的互動,建議通過試點方式不斷開展相關工作,給庭審工作帶來新模式、新氣象。市律協副會長陳昊表示,法院提出“云庭審”是必然趨勢,律師群體在運用先進技術方面是具有創新精神的,需要跟上“云庭審”的步伐。其他律所代表們也紛紛提出許多建設性的意見,積極響應與支持云法庭建設。

緊接著,袁小彬會長首先對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一行此次對律師行業的巡視表示非常感謝,并指出,“云庭審”是律師行業一直希望推廣的工作,此次裘曉音院長提出的“云庭審”試點工作與律師發展工作非常契合,希望此次工作開展能夠對律師行業提供促進和幫助。同時,他也總結了重慶律師行業在線上庭審工作開展中存在的不足:一是硬件條件參差不齊;二是規則規制尚不健全;三是部分律師存在觀念需要逐步轉變的問題。袁小彬會長提出了兩點完善建議:一是制定硬件建立方面的指引,為“云庭審”配置設立標準;二是在規則制定和案件選擇上作出新的嘗試和突破,優化技術支持,增強律師和當事人的配合度和認可度。

最后,裘曉音院長對此次調研進行總結發言。他指出,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完全以服務自貿區為管轄范圍的專業化法院,重慶高院楊臨萍院長對其的定位是“成為在線法院的示范樣本、成為審判公開的標志法院、成為司法交流的信息中心”。裘院長特別強調了以下四個認識:一是疫情后“云庭審”的推出實際上是疫情倒逼司法工作對新興科技技術和成果的運用,“云庭審”真正的便利對象是當事人;二是此次全國范圍內的“云庭審”開展工作存在部分不嚴肅的現象,法院和律所都有義務和責任去促進線上庭審開展過程的規范化;三是律所開展“云庭審”工作的技術成本并不算高,但如果能夠做實做好,將是對重慶律師行業整體形象的全方位提升;四是做好“云庭審”開展工作,也是律師和法院在重慶法治營商環境評估中負有的共同責任,對整個重慶法治環境的改善和形象展示也將產生巨大的正面效應。
此次座談交流,為法院與律師共同運用互聯網技術開展“云庭審”的相關工作提供了諸多寶貴建議,對進一步推動律師在司法實踐中用好“云庭審”開展在線庭審將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