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創業的浪潮中;然而在一個看似“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的轉型時代,“創業”成為一種風潮,大量人員的涌入必然會導致激烈的競爭。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怎樣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站穩腳跟、解決痛點,平穩度過經濟周期的下行期,成為了當下創業者、企業家不得不思考的問題。2019年10月27日,中豪合伙人郭凌嘉、范珈銘、劉文治為渝中海歸創新創業開放聯盟舉辦了一場關于企業經營法律風險應對的專題講座。
范珈銘律師:有限責任及其例外
范珈銘律師首先對公司形態的起源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介紹了公司“有限責任”這一重要特點的由來以及在中國法中關于該特點的具體規定。接著,范律師從公司形態下股東應承擔的各項責任這一角度,為各位創業者詳細解釋了股東的義務。最后,范律師講解了擔任法定代表人相關的法律規定,分析并強調了擔任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擔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建議。
郭凌嘉律師:玩轉合同
郭凌嘉律師首先詳細講解了合同的定義和結構,介紹了合同一般需具備的主要條款,并從合同的本質引發大家對合同價值與作用的思考,介紹了與交易對方商談合同之前所需要梳理的要點。緊接著,郭律師結合創業者對于合同理解的誤區與難點,分別從合同邏輯結構及重點條款的起草要點進行了講解。最后,郭律師以借條和增資協議為例,進行了舉例分析和示范。
劉文治律師:勞動合同解除實戰
劉文治律師從企業主最關心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勞動合同的解除應當如何妥當操作以防范風險。首先,劉律師從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能面臨的法律后果入手,分析了違法解除的不良后果。隨后,劉律師介紹了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以及不同情形下經濟補償或賠償的規則。最后,劉律師就解除合同時如何減少損失的問題,詳細介紹了在實務操作中出現過的勞動者的漫天要價所提出來的要求,并就如何提前應對進行了詳細介紹。
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本期創業課堂是渝中海歸創新創業開放聯盟的第5期課堂,此次課堂不僅為參會企業提供了詳盡的有關企業經營法律風險應對及稅收成本優化等方面的法律實務和專業知識,同時也增進了在渝創業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渝中海歸創新創業開放聯盟是2018年5月由渝中區僑聯、渝中區歐美同學會共同發起成立的面向僑界和海歸創業者的開放服務平臺。致力于集結服務新僑及海歸創新創業的機構與職能部門,依托渝中區僑聯、渝中區歐美同學會等組織,通過舉辦培訓、講座、調研、上市輔導等活動,整合各方資源,為海歸青年在渝中創新創業搭建政策指導、投資支持、項目孵化、交流合作等平臺,幫助聯盟企業對接政策、技術、資本、市場等創新要素,加快海外人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構建海歸企業的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為企業成長聚力助力。